数据报表展现规范

基本原则

准确性

数据报表所有展现数据要精准(比如合计和分项需要相加相同)。

可读性

数据报表中的数字的可读性,能够快速识别数据的大小。

可交互性

数据展现的信息有限,且页面尽量简洁,需要交互性去获取更多信息。可交互性也在于信息维度的切换,下钻,自定义等等。

设计流程

开发前

  • 要解决什么问题:考虑要展现什么数据和怎么展现数据之前要思考这个报表具体要解决什么问题。
  • 定义数据指标:通过要解决的问题出发,看通过哪些指标的展现,统计,计算,对比等能够解决问题。
  • 设计数据展现形式:可以报表,可以是图形,可以是看板等。

开发过程中

  • 数据简洁明了:突出关键数据,页面整洁,避免信息过载。可读性要高,千分位,百分号,对比形式等如何展现。整体对齐一致,保证页面干净。
  • 排序筛选:对关键指标可排序,检索方式是否快捷简单易操作。
  • 差异化:支持不同用户的页面自定义,可配置具体指标展现。不同人群的展现形式也可不同。
  • 响应式:考虑屏幕大小的兼容性,屏幕大小变化时候的展现保持不错乱等。
  • 合理布局:将主要指标放在明显位置,尽量保证有效展现的最大化。数据过大时候的分页设置及滚动策略等。
  • 可交互性:附加信息的交互展现,下钻交互方式,尽量较少操作步骤等。
  • 样式颜色:合理使用颜色,区分类别,突出重点。通过字体突出关键指标等方案。
  • 数据导出:导出格式,导出后的数据展现也要保证可读性,简洁等规范。

开发后

  • 数据指标:关注上线后数据指标的展现,对于统计不到或异常的数据,思考是否统计方式和指标设定层面有问题。数据展现是否符合开发设计的规范和要求。
  • 反馈迭代:通过监控,采集,访谈等手段,获取到用户的使用反馈,根据反馈思考后续迭代方向,优化现有数据指标及展现形式等。
  • 成为用户:理解用户的行为轨迹,多从用户的角度思考,体会整个流程中的痛点,检验最初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数据展现规范

维度标准
字体微软雅黑
字号一般 9 号
对齐数据右对齐,文本居中对齐
小数点取小数点后 1 位或者 2 位,数据超过千位可取整;如:3,450、4.1、0.15
数据的小数点位数前后需要统一
百分号带百分号的取小数点后 1 位,如果数字过小则保留 2 位,如:1336.2%、0.65%
带百分号的对比,需要用 PP,如:业务成本率环比变化+2.1pp
千分符超过万位数一定要有千分符,如:下载设备数 1,153,456
同环比一定要带”+”/“-“,变好用红色,变差用绿色,如:环比变化+6.9%、环比变化-5.0%
一般保留小数点后 1 位,如果数字过小则保留 2 位(以看出数据差异为主)
特殊格式文本格式,一般在数位超过 13 位的情况下,需要限定为文本格式。如: ID 等
行高/列宽以能清晰展示数据为主,表格中每行的行高保持一致,每列的列宽尽量保持一致